建港
  要建設一個港口是非常不容易的,從可行性研究、規劃、設計、施工一直到完工啟用,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。以臺中港為例,西元1968年展開新港港址調查研究,1969年完成新港港址調查報告,1971年臺中港工程局成立,1973年開始建港工程。第一階段興建計畫分三期施工,自1973年進行第一期工程,並於1976年10月31日啟用通航,其後的第二及第三期工程則至1983年己全部完成。而第二階段的建港計畫仍繼續辦理中。

  再以臺北港為例,第一期工程自西元1993年初開工,1998年底完工,完成砂石碼頭2座、工作船渠、防波堤、聯外道路及填築新生地84公頃等。第二期工程計畫,分三個五年計畫分期開發,由西元1997年開始到2011年完工。

建港影片動畫模擬
寬頻 | 撥接
預想台北港在2011年時完成擴建的港埠樣貌
  除了漫長的時間外,建造的工程也是相當的浩大;從可行性研究開始,就要做許多的工作,包括初步探勘、氣象調查(氣壓、風、霧、降水、溫度、日照)、海象調查(潮汐、海流、海潮、波浪、碎波帶流況、海水、海冰)、地象調查(地形水深測量、漂沙、底質、港址、地質土壤、地震)、專案調查(颱風、海嘯)……等等。

  港口的規劃設計更要考慮到船舶的大小尺寸,與其在港內外操作活動狀況,以及有關貨物及其裝卸方式等資訊,並考量各種港口工程結構物必須對抗的外力限制,如風力、波力、水位及相關的流體力、土壓力、地震力等,作為工程設計的標準依據。而港口各項設施佈置方案,尚需透過數值模式計算、水工模型試驗,以及操船模擬等驗證,才能定案、設計、施工,每一細項都蘊含了許多高深的學問與設計者的心血。

  施工時砂石車成群結隊,四處塵土飛楊,推土機、怪手、打樁機震耳欲聾,預拌混擬土車往來穿梭不斷,工人們揮汗如雨,工程師們須隨時掌控施工品質與準確性,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就在各行各業的專家努力之下,逐漸成型了。

列印 關閉視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