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港口歷史
港口名稱 時間 港口事蹟記錄
臺灣
(安平之原名)
1624年 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,採高壓統治,並以重稅掠奪物資,此外,還在各地建築城堡,防止人民反抗。為了精神上徹底征服臺灣人民,又派傳教士,但為鄭成功所驅逐。荷蘭人興建了熱蘭遮城(安平古堡)、普羅民遮城(赤崁樓)作為國際貿易的轉運站。
笨港
(今雲林縣北港)
1624年
(ㄧ說1621年)
明末,顏思齊、鄭芝龍密謀對日本起事,事蹟敗露,逃亡至海上孤島—臺灣。率領ㄧ群青壯年人,從笨港(今雲林縣北港)登陸,在附近建立據點,招募福建地區人民來臺進行開墾、耕種。
雞籠
(今基隆)
1626年 西班牙人在臺灣登陸,並將該處命名為Santiago,即三貂角(今屬貢寮鄉),並在基隆港附近構築防禦工事,設置砲台。
滬尾
(今淡水)
1628年 西班牙人侵占淡水,建立聖多明城(今日的紅毛城)。於1642年被荷蘭人所驅逐。
澎湖、臺南鹿耳門 1661年 鄭成功率領軍隊抵達澎湖,再由臺南的鹿耳門登陸攻入熱蘭遮城,圍困荷蘭人將近十個個月之後,逼迫荷蘭人投降撤離殖民統治達38年之久的臺灣,並將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。
臺灣 1683年 清將施琅攻站臺灣,將全島政治中心移至臺江對岸之赤崁地方,而將安平劃歸鳳山縣管轄,因而喪失其首府地位。
艋舺 1683年~1895年 艋舺因位置交通便利,是早期的商業大港。
臺南、鹿港、 萬華 1683年~1895年 「ㄧ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為清領時期三大都市,臺灣對中國的貿易往來是透過船隻運輸稻米、糖等物品,因此有港口都市的興起。
淡水 1860年 北京條約訂定後,淡水開放通商。
臺灣 1871年~1874年 牡丹社事件,一群琉球人因船難漂流到臺灣,被排灣族誤認為海盜而殺害。生還者被護送回琉球後,日本便以保護居民為藉口進攻臺灣。日軍在石門等地與原住民發生戰鬥,後來由清政府花錢才解決爭端。
安平、滬尾、打狗、基隆 1859年 英國和法國利用戰爭迫使清政府開放安平(今臺南)、滬尾(今淡水)、打狗(今高雄)、雞籠(今基隆)為通商港口。
基隆、淡水 1884年 清法戰爭,法國攻基隆、淡水,法艦砲擊基隆。
福建、基隆、淡水 1884年 法軍進攻福建及臺灣的基隆、淡水。「海門天險」為扼守基隆港的重要防守據點。
臺灣、澎湖 1895年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,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。
澳底 1895年 日軍從「澳底」登陸,另ㄧ隊兵力則自澎湖出發,由「布袋口」及「枋寮」登陸,南北夾擊。
基隆 1895年~1945年 日治時期,因基隆位置最接近日本,所以為第一大貿易港。
花蓮港 1910年 花蓮港開港。
高雄港 1985年 高雄港貨櫃吞吐量激增,成為世界第四大貨櫃港。

列印 關閉視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