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伸內容 |
相傳公元前三世紀,在現今義大利西西里島上有個敘拉古王國。有一回,國王希羅請工匠為他製作王冠。王冠製成了,精美絕倫。希羅十分高興。他秤了一下,王冠的重量跟原來給工匠的黃金分毫不差。他懷疑工匠用同樣重的白銀偷換走一部分黃金,可是想不出檢驗的辦法。於是請來阿基米德幫助,條件是不許損壞王冠。阿基米德知道只要求出王冠的比重,就能斷定它到底是否是純金的。但王冠形狀不規則,上面又雕滿凹凸不平的花紋,雖然阿基米德精通數學,卻找不到計算王冠體積的公式。他冥思苦想了許多天,一籌莫展。這天,他去洗澡。當他跨入盛滿水的浴缸時,水溢出來。他突然領悟到物體浸入水中會排出同樣體積的水,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,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。 |
浮力的因素: |
物體沒入液體中的體積及液體的密度。 |
浮力的計算公式: |
浮力 = 物體沒入液體的體積 X 液體密度 |
浮力 = 物體沒入液體後所排開的液體重 |
但是為何有些東西可以浮在水面上,有些則沉到水中?這個答案不只和水或其他液體有關,也和物體的性質有密切的關係!說穿了,最大的關鍵就是密度。所謂的密度,是物體每一單位體積的質量,例如水在4°C的時候密度是1公克/立方公分。 |
密度的定義:物體單位體積內所含的質量,稱為密度。 |
至於物體之密度與沈浮之關係: |
1.若物體密度大於液體密度,則物體必沈於液下。 |
2.若物體密度小於液體密度,則物體必浮於液面。 |
3.若物體密度等於液體密度,則物體可在液體中任何位置靜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