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港口的沒落,簡單的可以分成自然因素與經濟因素,而自然因素中最常發生的,要屬於淤塞影響。除了岩石海岸以外,因波浪及其他作用而產生的漂沙現象,必定發生,尤其在沙質海岸更為明顯。淤塞(siltup)可以說是港口最大的自然殺手,但漂沙現象也是最不容易精確估算的。因為沙粒不能等比例縮小,所以就算建立模型來量測推估,其結果也難以精確;再者港口工程完工後,也會影響到港口周遭的海流,改變漂沙自然循環,從而造成附近海灘新的侵蝕與堆積。港口因淤塞而沒落的例子常發生於沙質海岸,例如臺南安平港,清末明初時曾經繁榮一時,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中的一府,就是指現在的臺南市,而赤崁樓原本是濱海而築,如今卻離海數里之遙,可見漂沙現象的嚴重性,安平港舊址也因淤塞沒落,現今臺南市政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,積極準備重新開發安平港。 港口沒落的另一要因,就是經濟因素;舉例來說,產業變遷造成貨物進出口量的銳減;城鄉發展重心移轉,導致人口大量遷移進而影響對港口的需求;或是因為替代港口的興起,從而取代了原有港口的價值……等等,畢竟港口是因人們的需要而誕生,當需要減少或消失,港口就可能因此而繁華退盡。以臺北港與基隆港為例,當臺北港及其週邊交通建設完工後,基於貨運成本考量,可能導致基隆港貨運量的大幅減少,進而影響到基隆港的繁榮與興衰。 |